画家刘晓宁和他的画作:弹指挥墨间的大美西藏
2017-05-09 10:07:15      来源:西藏日报    
0

2004.jpg

刘晓宁的西藏画作。

“他,时而为装修工程总监,时而为摄制组制片人,时而为大型展厅设计师……作风过硬,样样活计都拿得出手。”认识刘晓宁20多年的朋友、电影《霸王别姬》的编剧芦苇这样评价他。

2000.jpg

刘晓宁的西藏画作。

见到刘晓宁时,他正在西藏牦牛博物馆检查布展,5月18日“国际博物馆日”这里将举办“前世今生·晓宁看西藏”个人画展。他头戴迷彩帽,留着长胡子长头发,牛仔裤上还有两个破洞,俨然印证了芦苇对他装修工程总监的看法。朋友崔永元听说他要办一场西藏主题的画展时,题词道:晓宁的西藏油画大都安静,却总是把观看者冲击得一愣。那些静止的画面从你眼前无数次闪过却从没这样停下来……

2001.jpg

刘晓宁的西藏画作。

“这里摆上几张桌子,把我的画作一字排开就行了,不要用太多的现代元素。”向现场工人交代了几句后,刘晓宁便转身离去,这也如同他的画作风格:淳朴,稚拙,不矫揉造作。

去芜存菁: 吹皱那一池春水

刘晓宁的微信名为“浪人”,这是他在西藏的创作方式——流浪式作画。他去年在西藏停留了半年左右时间,在藏时也很少待在拉萨,而是开着车到农牧区采风。

2002.jpg

刘晓宁的西藏画作。

虽然在西安和拉萨都有自己的工作室,但刘晓宁不会“闭门造画”。用他的话说,从摄影作品与实地采风中的绘画是完全不同的:前者脱离了西藏的环境,画出来的只是表皮,容易被现象所蒙蔽;后者经历了眼睛的观察,闻到了西藏的气息,积淀了心灵的感悟,都体现在画作里,“撒不了谎”。

2003.jpg

刘晓宁的西藏画作。

一次从拉萨到阿里的路上,刘晓宁看见一望无垠的田野间有一人家,便决定在那里住下,让司机15天后再去接他。这户人家有5口人,刘晓宁和他们语言不通,只能通过肢体语言交流。在日出而耕、日落而息的生活中,刘晓宁观察他们的行为方式、心理状态、思想情感,结果一住便是整整40天。

“藏族人活得竟会是如此的简单而热烈,心灵亦是万般纯净。狂放中带有含蓄,情感表达无任何的铺垫,酒醉以后还依然清楚自己坚定的信仰为何物,即歌必载舞,天使的爹娘亦是如此,天使亦如此,内心干净的如同那冰洁的雪山。”刘晓宁在他的藏北回忆中写道。令他感动的是,藏族人在苍穹的大自然面前没有强烈的欲望与需求,被欲望所困的人反而容易一无所获。去芜存菁,才能找回生活的初心。

后来,这户人家具体在哪里、主人叫什么名字、发生了哪些事……他就像间歇性失忆般,什么都记不清楚了,只有点点片段与沁人心脾的震撼浮现在脑海中。或许,当他专注于某件事并乐在其中时,多年后回想起来,就会忘了是怎么开始,又是怎样结束。或者说,根本就从来没有存在过开始与结束。

每次采风回来后,刘晓宁都会“缓一缓”,脑海里浮现出最近看到的、听到的和感受到的,但他不会刻意设计某个具体场景,如帐篷是什么颜色、牦牛出现在哪里等,那样只会让画作刻板而单调。“我的绘画都不是写实的,一幅作品中的元素是时空交错而成的,里面的情感、节奏、故事、色彩等经历了视域融合,又恰如其分地在这一时空中体现出来。”

按下播放按钮,刘晓宁坐在椅子上,音箱里传出藏语歌曲。他手中的藏语音乐都是从民间搜集的,演唱者是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藏族百姓,演唱也只加入了少许伴奏,声音却清澈、通透。在创作时,他喜欢从音乐里放松心情,寻找绘画灵感,“这也与我的绘画相似吧。”

最近一段时间,刘晓宁喜欢上了在石头上绘画。相较于从网上订购的画布、颜料,石头是“土生土长”的西藏元素。每隔一段时间,他就会和朋友一起到拉萨河边捡石头。石头的大小、形状、质地各不相同,挑选的过程就像交朋友。有时候,他会想象一块石头可能会画什么,但落笔时又未必是最初所想。

在刘晓宁看来,这些石头都是有生命的,他可以把自己对西藏的灵感与情感投射在石头上,借助石头本身的性状,尽量保持石头的原色,用最少的绘画技法和加工,保留西藏最真实的元素。

明心见性: 草色遥看近却无

刘晓宁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绘画训练,在拿起画笔之前,他整天忙于生计,对西藏也一无所知。当朋友芦苇听说他画了一批西藏的油画时,也是惊诧不已,“从未见他画过一笔一纸,如何就能梦笔生花?”

在5月18日的“前世今生·晓宁看西藏”展览中,刘晓宁关于西藏的画作约有60幅,未完成和不满意的作品还有很多。拉萨的气候与内地不同,油画在这里不易干燥,他经常要同时起草几幅作品,等到底色干透之后,才在上面加入新的元素。他从来不对一幅作品设定创作时间,有时候想不到画作中应该加入什么元素时,宁愿让作品闲置一旁,等到有了灵感之后再创作。不满意是因为画中没有“深刻的东西”,他的情绪、感受没有进入画中。不能感动自己,又怎么能感动别人?

《天地之间》是刘晓宁比较满意的一幅作品:一位阿妈牵着孩子走过雪山下的草地,草地上散落着几只牦牛。他把类似的场景画了很多幅画,每一幅的草地、天空、雪山色调不同,有的画中阿妈手中举着转经筒,有的两手空空……环境中流露出的情绪各有千秋。

2005.jpg

刘晓宁的西藏画作。

“天空七彩的变化只在一瞬间即形成,蓝天白云高挂亦非奢侈,祈雨即来,炎炎烈日即飘降鹅毛大雪,气候的变化亦如藏族人的性格:热烈、豪爽、奔放,不加任何修饰。置身于天边才会真正地觉察到万物皆灵,何为其爽!”刘晓宁说。

他把画中的情绪称为精神指向,情感的表达不再依托于某个细节,有的只是藏族阿妈冲破乌云枷锁的坚毅与勇气。到最后,阿妈手上是否拿着转经筒、雪山脚下是否飘扬着经幡,都已不再重要。空色相依,不必烂俗,草色遥看近却无。他认为重要的是自己见过阿妈、见过天空、见过草原,细节之处只有观画者结合自身经历去意会。

崔永元这样评价刘晓宁的画作:“云停下来还是云,多了几分成熟,山停下来还是山,多了几分俊朗,光停下来还是光,多了几分凝重。”但刘晓宁常常自嘲自己的油画很笨拙,看起来不精细,但情感已表达清楚。

乍眼一看,刘晓宁的油画构图十分简单,山水、人物、牲畜大都是单一的中冷色调,画面宁静、朴素、实在。他说,西藏当然也可以是阳光和锅庄,这些都与画家的经历和价值观有关。他的画中流露出一种孤独感,而这也是作为艺术家最真实的状态。有的人能从他的画中读出这种孤独,并为之深深触动,因为这是人类共通的情感。

“绘画主要是为自己而画,让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,而没有名利的介入。如果绘画时就想着这幅画能卖多少钱,画完之后要送给谁,绘画过程除了空虚就是煎熬,也失去了绘画的意义。”因为有了意义,每当刘晓宁完成一幅画作时,他是快乐的;但意义需要不断的生成与积累,快乐往往只是一瞬间,正因为短暂而真实,又激励他很快地投入到下一次的创作中。

寻找意义的过程必然伴随着痛苦。刘晓宁丝毫不掩饰自己经常在绘画中遇到问题——不是技法的问题,而是情感投入和走心的问题。但他转念一想,没有问题才是可怕的,“一切完美了,路就走到尽头了”“痛并快乐着”是他在生活中的常态,看似矛盾,但烦恼即菩提,化解烦恼的过程如登高山,如临小溪,弹指挥墨间,便是未曾触及的大美西藏,那种快乐又岂能与芸芸众生而语?

因果轮回: 也无风雨也无晴

即将在西藏第一次举办画展的刘晓宁对布展十分上心,但在碰到布展的具体问题时,又有些手足无措。像刘晓宁这样的画家,本应如他的人和那些画作一样大隐于市,无为而无不为,为何要举办这样一场画展?直到最后他才揭晓了答案。

刘晓宁在西安有一间个人工作室,为了在绘画时能够“闻到西藏的气息”,他还特意将西藏的泥土、牛粪带回工作室。他希望有一天这里能迎来一群特殊的画家——西藏农牧区的孩子们。

“我没有学习过绘画,也不是天才,想必像我这样的人不占少数。我计划用两年时间资助一些西藏农牧区的孩子们绘画,向外界展示他们眼中的西藏。”刘晓宁说。他把这项工程看得比自己的画展还要重要,于己、于人、于社会都有意义。

从刘晓宁执笔绘画西藏起,他觉得自己从西藏“拿走”了很多东西。“看那农牧民们在朝圣的路上,一方水土清澈宁静,人们的灵魂没被污染”,越是这样,他越是觉得要用一种方式把自己得到的“归还”给西藏。在藏族人信奉的转世轮回中,他不仅被这种与世无争的信仰和价值观所触动,影响着他对绘画意义的理解,还渴望在绘画中找到轮回的方式——帮助孩子们拿起画笔来回报西藏。

雪山、寺庙、喇嘛、牦牛、经幡……如今,关于西藏的文艺作品广布于摄影、电影、书画等领域。在刘晓宁看来,不少绘画中的西藏元素大致相同,但内心表达差之千里。

“西藏农牧区的孩子没有接受过专业绘画训练,这也是一种优势。他们从小生长在西藏,对于这方水土的理解肯定有别于他人。我只需要给他们提供画材,辅之以基本的绘画常识,他们笔下的西藏一定是和谐统一的,不会矫揉造作。”刘晓宁说。

也许每个人都有绘画的天赋,刘晓宁涉足绘画之前不知道自己的天赋如何,他想给西藏的孩子们提供一种选择人生的机会,而这些孩子中还可能有天才。青春期的孩子们正是新鲜感、创造力丰富的时候,他希望孩子们能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去绘画,并邀请有兴趣和天赋的孩子每年到西安的工作室作画,再把孩子们的绘画搜集起来举办一个全国性画展。

如果孩子们从绘画中感受到了快乐,就一定会坚持下去,他们的人生也就此改变。他期待更多有心人士共同完成这样一件有意义的工程,让农牧区的孩子们能更多地看到外面的世界,让受困于世俗枷锁的人看到做人本身应该有的那份纯净和坚守。

有些人会为艺术追求终身,有些人只有三分钟热情,如果孩子们半途而废,这项工程岂不是失败?刘晓宁说,很多事情经历过,但最终都不一定会拥有,而有了经历本身就不存在失败。“孩子们接触绘画后,至少可以多一种渠道来认识和了解自己,知道什么是美好,什么是媚俗,便是收获。”

既无畏风雨,又无谓风雨,看来要为西藏孩子们做的事,刘晓宁势在必行了。

在5月18日的“前世今生·晓宁看西藏”展览上,除了展示刘晓宁的油画作品之外,还有现场互动环节。届时,一定会有西藏的孩子前去参观画展,产生绘画兴趣;一定会有孩子尝试把心中的西藏画在画布上,感染身边的人。那么,刘晓宁从西藏“拿走”的东西就可以“归还”给西藏了,这或许就是轮回的开始。


责任编辑:谢瑞娥

公安备案号:藏公网安备 54242302000001号 备案号:藏ICP备15000039号-1 版权所有:那曲地区比如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:5424230001 技术支持:西藏传媒集团
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